电子书掌阅首发 你看哈利•波特8了吗?

来源: 中关村在线 2016-11-03

哈利•波特8.jpg


    对哈迷们来说,《哈利•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》中文版上市无疑是一个好消息,而且好消息还是双重的——除了纸质版外,电子版也出现在掌阅等数字阅读平台上。这意味着,哈迷们不仅可以在家里捧着新书大快朵颐,也可以拿着手机在地铁里尽情感受魔法的魅力。


    这已经不是热门新书第一次出现在数字阅读平台上了。仅在掌阅平台上,这几个月就连续首发了《向着光亮那方》、《鲍勃•迪伦传》、《哈利•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》等重量级作品,出版机构对数字阅读平台的重视可见一斑。


    为什么选择数字阅读平台?在出版社看来,数字阅读平台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:首先,这些平台拥有海量用户。以掌阅为例,每天有2000万用户打开iReader客户端,这一量级令其成为一个不容被忽视的人群。

    其次,数字阅读平台愿意为新书进行各种营销,包括组织线下活动、直播首发仪式、推出各种专题活动等,有利于扩大新书的影响力。

    再次是数字阅读平台有着移动互联网所赋予的强大的分发能:在加紧制作之后,精排版电子书可以马上推送到全球用户。尤其是对那些并非续作、首次推出的作品,当出版社也吃不准市场接受程度时,通过数字阅读平台的反馈,可以清晰的体现出用户对这本书的态度。因此,不仅是纸电同步,现在很多作品更愿意先推出电子版,获得第一手数据。

    最后,数字阅读平台的具有书友互动属性。比如,掌阅新出的一本《医探》上架不久,就已经书圈便已有1万多粉丝,讨论氛围热烈。同样的,当《哈利•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》中文版还没有露面时,先上线的英文版已经吸引用户讨论,还有不少热心用户自己将其翻译成中文。


    正因为此,数字阅读平台被认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,创新空间更加广泛。一方面是出版社的重视,另一方面,平台提供的内容也日益广泛。

    从趋势看,眼下新书出版已经不仅仅是纸电同步,纸电影视漫游(纸书、电子书、电影、电视剧、动漫、游戏)同步正在盛行。例如,在今年同名电影和电视剧热映之际,掌阅上架了《微微一笑很倾城》的彩色漫画,并直接采用免费形式收揽人气。截至10月,其依然牢牢占据漫画人气榜第一名。

    业内人士认为,对于现在活跃的80后、90后而言,内容的展现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介质之中,多平台并发往往能收获更大的关注和效益,而用户也对更多形式的出现抱以热烈欢迎的态度。在这一现象背后,则是移动生活强大的生命力,毕竟,现在每天在地铁上,公交里,每个人拿着的更多都是一部手机。

    但市场的追捧并不意味着数字阅读平台就能“坐享其成”。掌阅科技CEO成湘均说,在掌阅8年的发展历程中,曾遭遇两次尴尬。但这两次尴尬对想清楚数字阅读发展平台怎么做,未必不是好事。


    第一次尴尬是关于正版付费。成湘均说,坚持正版意味着必须向用户收费,“否则哪里来的钱分给出版社、去分给作者?”但收费在开始的时候很艰难,因为此前电子书平台都是免费的。虽然每一家公司都认同收费是光明大道,但没有一家愿意做。最终,掌阅成为行业里第一个收费的平台。

    然而,在收费的第一天,掌阅只收到300元钱,以及无数的骂声。不过,倔强的成湘均依然认为,即使公司倒闭了,也不能说明收费是错的,关键在于怎样让市场为收费买单。最终,掌阅通过提升服务和体验,用半年时间就慢慢赢回了用户,销售收入也越来越高。


    第二次尴尬是在研发电纸书方面,掌阅的阅读器经历了一年多才问世。在提倡越来越快的互联网时代,很难想象这一速度回流失多少用户。但成湘均认为,阅读体验是电纸书的核心,如果提供好的体验,宁可没有产品。所以,掌阅阅读器最后赢得市场是靠三点:积累国际一流的数字阅读技术,包括精排版的制作、阅读引擎的开发、版权的保护、粉丝的社交等;精准定位,针对年轻读者推出接地气的网络文学和漫画作品;再次,不能忽略公版书的制作,扩大市场影响力。

    “如果创业者能多一点耐心,在坚持的事情上能多一点倔强,在重要的环节能深入突破,走得更慢一些,恰恰会建立起创业的优势。”


0 阅读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
网站统计